美味飘香的史口烧鸡、兔子头,呼唤着久别故里的归人;老手艺人敲敲打打,“玩”了半辈子的西商锣鼓,现在听起来仍然高亢激昂;机杼声脆,几载春秋付心血,刘营老粗布终成了史口的名片……每项“非遗”技艺背后,都有其值得传唱的匠心故事,有其独有的内核气质。东营市东营区史口镇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阵地作用,持续扎实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ず痛泄ぷ鳎仔捶且呕佬缕?。
“非遗+新媒介”让非遗“新潮”起来
“布艺成品以绒布、棉布、彩线、金银线等为原料,集民间剪纸、刺绣等制作工艺为一体……”史口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共富直播间内,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布艺传承人陈雪燕正在给网友们讲述布艺制作技艺。
史口镇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开放国学讲堂、非遗手工坊、共富直播间、共富超市等活动阵地,着力做好非遗宣传推介。邀请史口烧鸡制作技艺传承人赵锦江、刘营老粗布传承人曲同英等多位“守艺人”,亮相短视频平台,分享非遗故事。传统的非遗正在和新的时代链接共振,焕发新的活力。
“非遗+研学”让非遗“年轻”起来
传统剪纸进课堂,深受学生喜爱;开设西商锣鼓课程,学生们争先报名,跟着传承人学习水煎包制作技艺,受益匪浅……
史口镇重点建设“一场、两厅、八馆、十长廊”非物质文化遗产阵地,开设剪纸、西商锣鼓等5门特色课程??⒎且叛醒废?,将史口烧鸡非遗工坊、水煎包制作等纳入研学内容,现场展示烧鸡、水煎包等制作工艺。深入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主题活动,通过非遗课堂、非遗竞赛、趣味答题等多种方式,将课程教学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相结合,在青少年心中种下“非遗种子”。
“非遗+文旅”让非遗“出彩”起来
“要不是来这个非遗市集,还真不知道原来咱镇上这么多非遗项目。像这个手工布艺,又精致又好看?!?/font>
史口镇贯彻落实“资源统筹、产旅结合、文化传承、富民为先”的文化旅游战略定位,结合非遗资源优势,陆续举办“文化嘉年华”“非遗剪纸展演”“非遗市集”系列活动,深受群众欢迎。以文旅之窗展现非遗的活态传承,增加了大众对非遗的认知、认可和情感共鸣,让“鲜有问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拥有更多烟火气。(来源:知东营 任晓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