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饶县大王镇王永槐村公益墓地,村民手持鲜花整齐列队,红白理事会会长面向群众郑重宣读《文明祭祀倡议书》:“祭祀在心不在形,一束鲜花寄哀思,集体焚烧更安全……”
近年来,大王镇以“文明新风润乡野移风易俗谱新篇”为主题,鼓励村庄开展集中祭祀活动,深化移风易俗改革。通过三贤村、西李村、灶户王村等先行示范村的实践探索,全镇逐步形成“党建引领、群众参与、文化浸润”的文明祭祀新模式,让传统民俗焕发文明光彩。
党建引领聚民心:红白理事会“讲”出文明新共识
“过去家家分散烧纸,火灾隐患大,还容易引发攀比风气。现在村里组织集体祭祀,既庄重又安全,我们举双手支持!”三贤村老党员李大爷感慨道。
大王镇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将移风易俗纳入村级年度考核,明确各村党支部书记为第一责任人,建立党员干部、全体村民红白事报告报备制度,打造“事前申请、事中监督、事后反馈”的流程闭环。创新“三讲”工作法,即节前讲政策、现场讲情怀、入户讲典型,开展“小板凳”灵活宣讲320场次,通过“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让集中祭祀从“政府要求”变为“群众自觉”。今年清明节,三贤村参与集中祭祀户数达98%,充分减少了纸灰污染,实现“零火情”“零舆情”。
文化浸润树新风:村规民约“约”出治理新气象
大王镇因地制宜,结合各村实际“一村一策”修订《红白理事会章程》《村规民约》,目前,全镇97个村全部完成村规民约修订,社区、村党组织签订《推进移风易俗工作目标责任书》129份,工作责任进一步压实。
在推进移风易俗的过程中同时注重以文化人、成风化俗,构建“1+N”制度体系:1套镇级移风易俗实施方案明确奖惩标准,N个特色活动实践载体激活内生动力。结合“进千村·乐万家”文化惠民演出,积极宣传移风易俗政策,创作了小品《移风易俗立新功》、快板《移风易俗三字经》等优秀文艺作品;联合中小学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征集家风故事90余篇,进一步弘扬家风美德,推动移风易俗理念入脑入心。
群众参与激活力:积分兑换“兑”出文明新风气
“文明祭祀积3分,大操大办扣5分,年底凭积分兑换米面油”西李村积分超市前的公示栏引人驻足。
大王镇探索推出"移风易俗+积分兑换"模式,坚持“精神激励+物质奖励"相结合,将喜事新办、丧事简办等文明行为转化为可量化指标,鼓励村民参与集中祭祀等移风易俗活动获取文明积分,通过积分兑换生活用品的方式,有效激发了村民主动参与移风易俗的热情。
从烟火弥漫到清风徐来,从旧习难改到蔚然成风,将移风易俗与民生服务、文化传承相融合不仅破除了传统祭祀的陋习,更培育出文明乡风新模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