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广饶县探索立体化思政教育模式,加强课程体系建设,将思政课堂延伸至社会实践领域,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导的有机结合。
日前,在东营科技职业学院智能制造综合实训基地,一场别开生面的“思政+职教”研学课正在进行中,广饶县兴安中学的学生们化身“数字工匠”,体验虚拟工厂,实操工业机器人,感受工业4.0的魅力。
“今天是我第一次自己操作工业机器人,之前在课本上学到的知识,今天都转化成了看得见摸得着的高科技,让我觉得非常激动,十分震撼,觉得现在的智能制造真是了不起?!毖に桃⑿朔艿厮?。
“这是我国自主研发的物料输送小车,它实现的功能是我们物料盘的自主接驳功能,在我们工业4.0中广泛应用,准确度能够达到99.99%,这个数字的背后体现了我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倍萍贾耙笛г褐悄茏氨秆г航淌α焊:平樯?。
随后,学生们还来到3D创新创意工作室,跟随老师们一起建模后,通过3D扫描技术复原出精致的模型。
“看老师们只在电脑上输入了几个简单的代码,就制作出了如此精美的模型,这让我感觉到科技工作者的智慧实在是太伟大了,能改变我们的生活,改变世界?!毖愚瘸礁嫠呒钦摺?/font>
此次“智造+育人”的融合实践,真正让学生从书本中走出来,既对科技的力量有了全新的认识,也深刻领会工匠精神在现代制造业中的重要性。
“工匠精神是民族精神的一部分,也是我们思政教材的一块重要内容,我们把教材上的内容搬到了可以让学生们看到、感受到的智能制造实验室,让学生能够亲身实践、亲手操作,真正感受到‘工匠精神’这四个字的份量,我认为这样的课堂才是更有意义的?!苯淌Χɡ诒硎?。
近年来,广饶县依托地方优势资源,开发出像《宣言之光》、《齐笔文化润童年》等一系列富有教育意义的地方和校本大思政课程资源,制定了科学的实践教学实施方案,以现场教学的形式,构建了“1123”实践教学创新模式,实现了从组织到实施,从评价到反馈的完整闭环,形成了“行走的思政课”区域特色大思政育人体系。
“我们立足全环境立德树人,着力推动中小学校校内、外协同联动,将德育‘小课堂’链接社会思政‘大课堂’。遵循不同学段学生发展和认知特点,以劳动教育、传统文化教育、红色教育课程为依托,打造教学方式灵活多样、课外活动丰富多彩的思政课教学模式,把思政课讲活、讲深、讲透,不断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实效性,努力书写新时代广饶思政课立德树人新篇章?!惫闳南亟逃纸逃芾硎抑魅蔚搜羲?。(来源:黄河口晚刊 记者:陈明慧 通讯员:钟艺馨 张鹏涛)